江南好,风景曾旧谙。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五月,我们在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来到了心目中最美的城市,参加第三批省校外教育教师通识培训。此次培训由浙江省委团校,浙江省校外教育中心、浙江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所以我们的培训、住宿就安排在了浙江外国语学院里。一进校园,就被学院浓浓的大学氛围给吸引了。不论是图书馆、操场、食堂,还是校园内的林荫小道,亦或是午后的英语实事广播,都让我们仿佛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大学时代,重新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执著和美好。
在这短短的一周内,我们共听取了八次专业辅导讲座,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在内容上,此次培训包含了专业发展、德育问题、自我保健、心理训练、亲子教育等方面内容。专家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更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在形式上,此次培训不仅有集中讲座培训,还有分组研讨。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在各组组长的精心安排下,来自全省各地的老师们一下子熟悉起来了,大家毫无保留的探讨交流在教育中的经验和困惑,学习氛围热烈又浓厚。专家的传道授业解惑,同行们的交流探讨研究,对我今后的教育�萄Чぷ魑薏黄鹱乓�领和导向作用,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校外教师的信心。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博学之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方能与时俱进,以全新的眼光观察和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时代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教师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元化,多学科的知识都要涉及,无论是哪方面的知识都要懂一点方能胜任新时期的教学。我们要把学到的观念方法落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课堂气氛。我们不仅要向专家学习,还要向同行学习,这样才能全面提升自己。这次培训,我接触到了许多优秀的校外教师同行,他们不但有着扎实的教学功底,更有着锐意进取的钻研精神,他们不怕苦不怕难,与他们探讨、交流,不仅使自己在业务上有所得,更在思想上时刻提醒自己,化紧迫感和危机感为动力。社会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只有自己不松懈,坚持学习教育理论,同时在思想品德上�欢咸嵘�自己,使自己既有过硬的业务水平,更有教师具有的道德情操,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学。
二、审问之
审问即探究。于我们教师而言,探究意味着教育科研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可见研究型教师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必经之路。
作为教师,尤其是一名校外教师,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时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针对问题积极探索研究,主动吸收教育科学理论和同行经验,不断地提升自己。只有成为研究型教师,才不会对自己的工作倦怠,才能通过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来明确和实现教育的意义,才能从教育事业中获得心理满足和成就,由衷地体验到满足感与成就感。
三、慎思之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很多的失误,但最大的失误就是不懂得反思。著名教育家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也有人说:“优秀教师=经验+反思”。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可以在学中教、教中思、思中改;反思还可以让人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
对一个教师来说,其专业成长的历程就是不断反思自身教学实践的过程,经常性反思可以获得熟练的教学技能,从而获得专业教师所独有的专业智慧,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对以后的成长十分重要。不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活动后,我们都应重思考,常总结,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
四、笃行之
一个优秀的教育家,他肯定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实践的人。一个人往往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能付诸于行动。不要把教育家看得多么神秘,只要我们执著、坚持、有恒心,完善自我,注重实践,每个教师都有可能成为一名有影响的教育家。
记得《中国合作人》有句台词,让我印象颇深。它说,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作为一名校外教育者,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怀揣着一个为教育为孩子奋斗的梦想,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崇高又光荣的梦想,我们每一个校外教育者都是无比幸福的。也许,总有一天,我们的青春终将逝去,然而在教育事业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青春将永远,熠熠发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