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学的严谨遇见童话的烂漫,会迸发出怎样的思维火花?自2025年3月起,一场多元融合的跨界探索在湖州市少年宫悄然开启——由文学组、科技组、艺术组共10位教师组建的跨学科指导团队,带领学员们踏上了“2025年长三角少年儿童科普微童话实践活动”的创作之旅。 



据悉,本次活动以“生命密码的奇幻旅程”为主题,共征集到来自长三角乃至北京、新疆等地的3000余件优秀作品。经严格评审,最终有1105件个人作品与42个团队作品脱颖而出。在湖州市少年宫选送的25件作品中,共斩获20个奖项,具体包括团队实践一等奖1项、个人创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及优秀奖12项。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正是对学员们探索与创新精神的最好嘉奖。 一场科普与创意交织的颁奖盛典 近日,湖州市少年宫为此次获奖学员与教师举行了一场简约而隆重的颁奖典礼。围绕着“科普遇见童话,创意点亮未来”这一主题,一幅幅充满智慧与想象的获奖作品依次呈现。 典礼伊始,率先揭晓的是“优秀奖“,董艺可、徐钰滟、沈芸朵等12位学员成功摘得该奖项。市少年宫韦唐副主任、吴燕副主任为他们颁发了证书,并鼓励大家继续保持这份勇于探索的创作初心。
紧接着,二、三等奖获得者周莀熙、谢思桐、汤筱奕等6位学员依次上台领奖。其中,周莀熙同学还分享了自己的两次参赛经历。从《火星旅行》到《量子星光下的新生》,这不仅是一次奖项的进阶,更是一位少年在科学星河中勇敢前行的证明。 









最激动人心的环节,属于个人创作一等奖的揭晓。张王菁同学凭借一个关于“基因修复液”与“彩虹AI眼镜”的温暖故事,让科技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温度,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而将整场典礼推向高潮的,是团队实践一等奖作品《牙齿的“重生密码”》的展示。该作品请来“哪吒”助阵,以朗朗上口的儿歌串联起智能机器人、细胞3D打印等前沿科技,生动讲述了牙齿再生的奇妙历程。 




一程星光引路,一份多元担当 孩子们的奇思妙想,离不开一群默默付出的引路人。他们以专业智慧和跨界协作为成长护航,其中文学社秦仁杰老师、科技组狄鑫老师、艺术组卢雯琪老师凭借专业指导,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活动尾声,湖州市少年宫张建萍主任作总结发言,并代表少年宫接受了备受瞩目的集体荣誉——“优秀组织奖”。 




一次多元互融的创新实践 
科普遇见童话,创意点亮未来。这不仅是一次奖项的满载而归,更是一次理念的生动实践。湖州市少年宫将继续为孩子们搭建释放想象力、培养创造力的广阔平台,让科学的种子在故事的土壤中,绽放出更灿烂的花朵。
|